Posts Tagged "Life"
2019。

2019年过去了,并不怀念,只望别是未来十年最好的那一年。
幸运的,依然在记录。如工作后的往年一样,春节假期的末尾,选出上一年的TOP瞬间。
2019年,总共按下了25315次快门,手机已经成为最频繁使用的设备 (52%),其次是刚换的真香大法A7M3 (35%),6D2 (10%)。无人机尽管用的少(3%),但是出片率极高,为乏善可陈带来了些别样的视角。
这次,从中选出了30张,有些新尝试的视角,有些能带来启发的画面,还有些希望铭记的回忆和故事。
和往年一样,希望这精选难忘瞬间的仪式感,能够帮助自己纪念过去,同时在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时,更加充满勇气。
/****** Best of Vision Ming 2019 ******/
一月
在广州出差,住在天河的时候并不多。
周日晚到,深夜望蛮腰:一座拍过无数次的塔,这次,左右被簇拥着,脚下川流不息。
#1 天河望蛮腰
回到北京,IMGAE在银科最后的岁月,店长有了新窝,盼猪年粮满乾坤。
#2 人喵共旺
二月
春节,时隔4年再度回到乡中老家。
无人机创造了新高度:看着下方的景色和弯弯曲曲的路,几十年间,多少叔叔伯伯婶婶阿姨们从这里走出去。再回来过节,田渐整齐,旁边也修通了高速。
不由得哼起那首神曲《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对于父辈们来说,可真是to the place I belong~ 朴素的乡土情结,也是难分中外。
#3 老家的路
三月
无可救药的焦虑患者,还是投向了保险经纪妹妹的怀抱,赶在30岁前买了个香港重疾,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不过但愿还是静静的放着,不希望有需要用到,哈哈。
回程路过福田,起飞了新升级的无人机,雨后低云密布,恰如那年初次造访。只是7年过去,多少城中村盖了高楼,多少人来人往,来了又走。
#4 下雨天的福田
四月
开始尝试新机器的新功能,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啊!尽管依旧被Fri BB,但这次的作品很满意。
春茧体育馆,Spring from a Cocoon,破茧而出。
#5 Spring from a Cocoon
五月
五一假期,和靳大师一起带妈妈们游欧洲,头一次跨国自驾,3300+公里。一波三折,现场换车重订,工资卡被吞,古城剐蹭,超速被查,惊心动魄退押金3个月,还好最后有惊无险。
此行出片甚多,仰视着座座雕塑,穿行在教堂和清真寺之间,路过当年援建水电站,飞过一座座高山上的城堡和修道院。
只是,曾经统一的南斯拉夫,现已分崩离析。
很幸运,部分作品投稿到TPA今年的摄影大赛并获奖。
TPA第二届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大赏:文化类《欧罗巴的天空》
这里最喜欢的几张可能会多些个人色彩吧,和妈妈在弹孔纪念碑、山脊上曲折的山路和科托尔城堡,透过古迹看到历史的斑驳。
轻舟唱晚灯光闪闪、都拉斯日落下游客的背影,惬意又略带忧伤。
遗憾的是下半年都拉斯发生了地震,世事难料啊,祈祷他们平安。
#6 弹孔纪念碑 Kadinjača Memorial Complex
#7 科托尔城堡 Kotor Fortress
#8 轻舟唱晚
#9 都拉斯日落Durres Sunset
路过巴黎的时候不能免俗的打了下卡。嗯,还是挺好看的,就是巴黎太乱了,交通也好贵,又是一个没妹子,不转站就不会去第二次的地方…
#10 埃菲尔铁塔 La Tour Eiffel
#11 凯旋门 l’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
六月~七月
盛夏,老友结婚,重回绿茵场,利物浦再夺欧冠。
忙里偷闲,周末继续着听老歌手演唱会的计划。
印象最深的是重温了一些歌词很写意的老歌,有着刹那被歌词命中的不可言喻的快感。
回想起来,那段时间蛮累的,很累,一想到以后也会这么累就怕了。
世间最好的默契,并不止有人懂言外之意,更是有人懂如鲠在喉。
《我所不能了解的事》——罗大佑1984
无聊的日子总是会写点无聊的歌曲
无聊的天气总是会下起一点点毛毛雨
笼中的青鸟天天在唱着悲伤的歌曲
谁说她不懂神秘的爱情善变的道理
一阵一阵地飘来是秋天恼人的雨
西风将也追来像是个老规矩
给我一个不变的爱情不朽的温情
这样的事情到底我想不想
丢一个铜板轻轻地盖着猜猜她爱我不爱
那是我所不能了解的事
#12 罗大佑北京演唱会
《再见二丁目》——杨千嬅1997
原来过得很快乐 只我一人未发觉
如能忘掉渴望 岁月长 衣裳薄
无论于什么角落 不假设你或会在旁
我也可畅游异国 放心吃喝
#13 杨千嬅北京演唱会
《一生中最爱》——谭咏麟1991
如真 如假
如可分身饰演自己
会将心中的温柔
献出给你唯有的知己
#14 谭咏麟北京演唱会
去天津新区出差,路过火车站的时候,看到了这绝美的穹顶。估计你也能猜到,这是一张手机摄影作品。占了一半的快门数,不贡献几张年度照片怎么行。说老实话,手机的画质感觉越来越好了,如sam的华为就经常比我相机出片都大…
#15 滨海之心
八月
有幸再次参加拍拍拍,跟着TPA,总是能找到好地方。梅花山庄与右侧一街之隔,泾渭分明。唉,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啊!
#16 梅花山庄
九月
跟着北京协会再次爬箭扣,这次走的是经过公司捐款修缮后的长城。暴晒下飞无人机,被小伙伴拍了下来。非常喜欢这个视角,所以一并加入。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17 飞无人机的迈柯思
#18 修缮后的箭扣长城
部门的团建依旧是那么硬核,19年在青海,抓拍到一只冲向乌云的大鸟,勇往直前。
#19 勇往直前
青海湖很大,雪山与青绿的丘陵遥相呼应。看着山脊上的点点,不由想起之前在合唱团的歌词:牛羊好似珍珠撒。
#20 雪山下的珍珠
临行的夜晚,拉上billy去拍星星,运气非常好,看到了完整的月升。想想也是太不严肃了,这次虽然带了三脚架,但是最开始竟然忘了带广角镜头,并且没有做任何天气预报的准备。唉,20年要做个严肃的摄影师啊!
#21 青海湖月升
十月
十一长假,填了自己挖的坑,美利坚。
18年双十一图便宜,办了美国签证,千算万算难免赶上贸易战。只给一年签,19年要用完。
组了同事四人游,运气非常好,洛杉矶、盐湖城、黄石、旧金山,逛逛吃吃买买买,见了叔叔阿姨和老同学,拍到了想拍的景色,诸事顺利~
在好莱坞的时候很喜欢这个涂鸦,诸多明星坐在影院看街边。当时和sophy讲,要路边有个行人就完美了。对的,这张是摆拍。
#22 人生如戏好莱坞
黄石公园仿佛,九寨+黄龙+冰岛的合体,值得再多去几次。
#23 黄石溪流
#24 星空下的小木屋
临出公园的时候,遇到一对老法师,器材专业,衣着时髦,执子之手,相濡以沫,很是浪漫。
正似想去看得最远的地方,和你手舞足蹈聊梦想。
#25 执子之手
在旧金山,见识了大湾区的nb,果粉朝圣打卡~
#26 苹果总部Apple Park
金门大桥边,遇到玩滑板的少年,很投入。
天天晒太阳,玩滑板的日子就是好日子。
Life is Beautiful, why don’t you come to your senses?
#27 Life is Beautiful
十一月
北分摄协组织外拍,偶遇大叔大婶也在拍照,这个瞬间和在黄石公园的景象对比起来非常曼妙。
对摄影的爱好,可以是两个人一起拍,也可以跨越山海,我来拍你。
#28 与子偕老
十二月
这个月继续在人像上有了一点突破,克服懒癌,开始磨皮了。但更喜欢的还是这两张,仔细想了想,唯有更大的尺寸才足以展现它们魅力。
尤其是这张One Night in Beijing,尤为喜欢。
出京傍晚班机,赶上难得清透的天气,妙手偶得。如果是相机,估计画质会更好些,不过手机摄影也有独特的朦胧美,考虑到飞行中的干扰,能拍到实数难得。
天上几盏明星 山中睡着白云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河流是夜的秀发 渡口缀满灯花
#29 北京一夜
12月的深圳,短袖。与前面那张下雨天的福田做对比吧,希望2020春天赶紧来。这个月也跟着团队蹭到了足球赛的亚军以及羽毛球赛的冠军,新年要争取更多出场机会啊!
#30 晴朗的罗湖
//能看到这里的都是真爱~
2019 Best 30,18张 A7M3 ,9张 DJI,3张 手机拍摄。
2019,8760小时,365天,158条朋友圈,99部电影,13本书。相比去年,朋友圈发的少了,但看的电影和书都多了。
这一年,摄影依旧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虽然一直想更严肃一点,但大部分场景下,比较随缘,没有追求。尤其在技巧上和风格上,突破并不多,有张力的作品也不多。尽管年终一些之前的作品拿到了TPA的大众奖和评委奖,但平心而论都是吃老本。摄影是一个用光的艺术,竟然自己开始卖器材回血了…
其实列的计划也完成了部分,比如春节前拔了智齿。
迈入20s年代,告别了传奇,再次遭遇疫情。
明日天寒地冻,日短夜长。
每个人都深感糟糕,但现在才一月。
今年希望有些肉眼可见的提升吧!
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摄影,都希望能有更好的作品。
最后,感谢父母亲朋给予我的支持~
新春快乐!鼠年大吉!
2020年1月31日
于白书桌
Read More2018。




















2017。

2017已过去了一月有余,一点也不怀念它,迎来了狗年。每年都会发生很多的事情,怕老年痴呆忘记,有了年鉴的习惯,顺便搬运下这一年私藏的瞬间,年度的TOP20照片。17年发生的几件事情都影响颇大,平常可能一年都没一件,去年几件汇聚到一起,回忆感慨太多,拖到了春节假的最后一天。复盘反思还是需要的。
一月,2017来临的时候,在大阪北御堂和H跨年,撞了钟,许了愿。那天站在京都八坂神社的路口看黄昏(图1),人流穿梭,熙熙攘攘,不知他们的心事。现在回首,事与愿违,物是人非。假期结束,第一次去广州参加转岗新部门的年会,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也见到了一些旧相识。好久没穿西装!感谢H帮挑了新的,像村里人进城一样。1月中正式告别了工作近三年的深圳,调回北京,新业务,新开始。16年走了莫总和卢神,自己这一走,TFBoys只剩涛涛在深圳了,芳华已远。那时托运的行李多,担心超重,担心被卡,被认为是“头也不回”。现在想想也冤枉也不冤枉,一个认为本就是跨地域随时在线的,何必拘泥形式显示状态,而另一个从一开始就把每一天当最后一天过,期待仪式感。
二月,春节月,没回老家,留在北京清净。宅着打王者,掉星无数,反反复复,被吐槽不看消息,被掉星冲昏了头脑。现在看,那时的自己远还不懂这个游戏,贪嗔痴,王者路漫漫!再游香港,分外甜蜜,怕只是回光返照。
三月,开春看北京,又是离开许久,熟悉又陌生。开始练习开车,停车一如既往的差。升级macOS 10.12.4变砖,印象深刻,近几次升级都不怎么顺利,果粉也快变果黑了。过生日,想打消顾虑,挟H来北京见父母,一波三折,其实并没有准备好,本以为会对信心有帮助,然并卵。开始装修,披头盖地,灰尘土脸。事实证明一切在交钱前没有承诺的,之后只会更糟。对垃圾品牌的吐槽就不在这里歪楼了…
四月,项目开始忙起来,出差模式。第五季改名后的歌手,在家看决赛,又回来的林志炫、李健,只是冠军还是别人:林忆莲。深大勒杜鹃(图2)开的艳丽,只可惜花总似,人在变,最后的留影了。和H一起看了最后一场电影《速度与激情8》。一点都不好看。回首这些系列节目,无助的感知到自己的衰老。分手这个事隐约预兆从没当真,来的在意料之外,毫无准备措手不及。现在回想,她很早就认定了这个结局,难改。不符合本质?又有多少事物是合本质的呢?没有哪两个人是完全匹配的,势必要磨合、改变,才能走在同一条道路上啊。
五月,忙碌的并没有留下太多时间回味懊恼,新产品终于在发现入口正式上线了!和朋友聊,他们说后面时间多,有的人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来追忆甜蜜,享受夜里醒来的沮丧,也是怕怕的。故地重游,Friends BB变化很大,S跳槽升总监,D乔迁之喜,yoyo看房许久在观望。时光的河入海流,刹那间怕是只有自己在逆流而行。时隔十几年跟着北分志愿者再次登蟠龙山长城(图3),小时候去的印象已经很模糊很模糊了。那段时候一直在追忆,想起合唱团唱的《清平乐·六盘山》,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只是,到了长城,又与何人说呢?合唱团的小伙伴们也散若满天星在大江南北的科研院所咯…
六月,开始参加一些北分的活动,拍到了爱马(图4),算是摄影以来,比较满意的几张动物之一咯。第一次认证公司讲师,讲EXCEL,讲挂了。第一次可能都这样?HR评委点评的还是蛮深刻的,自己懂,不代表能讲得好,要给小白用户讲清楚。阴差阳错上了王者,感谢大家带着我这个只会打王昭君的打排位。其实还是挺悬的,会的英雄少,每次都第一个选,还好那阵的版本昭君还比较强。后来,加了星耀段位,大家竟然到现在也没有后来者上王者了。估计是老天爷同情我吧,给加颗星。H很快有了新欢。和卢神一起听了逃跑计划的Live(图5),很精彩。再见,再见,用尽全身力气,依然不在一个世界里。不少朋友骂:当初是你要离开,也从不体贴;很多朋友劝:她们都是现实的动物,有时甚至只是需要找个人结婚。但那时恐怕还在初期阶段里,沮丧、脆弱得易联想、爱找存在感想复合。现在想想,爱的最终意义是融入生活,而不是占据生活。两条相交的射线,渐行渐远,已不再相关。
七月,服装学院门口小卖部被拆,刹那间发现从初三搬过来,已经15年了。小卖部的小孩早就长大了。从去成都,再回来,再去深圳,再回来,小卖部都在。盛夏,突然就没了。常常和他们聊天,都未曾加个微信。唉,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离别难过,是因为没有好好地再见。回学校参加薄荷13周年生日Party,也是变化很大,马校长也要退休了。恩,工作三周年,有惊无险的升了Senior,项目不断有一些新调整,不断的修正一些自己之前的产品想法。老问题还是很严重:思考的太少了!知易行难啊!要多思考,好好练表达。
八月,夏天基本上都在出差,这一刻的想法,渐渐在适应(图6)。承蒙不弃,感谢TPA,第一次尝试私房,KKone远眺(图7)也是风光无限。如果能有一天,再一次重返光荣,记得找我我的好朋友。七夕在宾馆被送了张王先生贺卡,也是囧囧的,差点想把威斯汀拉黑。上半年收益于雄安一路高歌的股票,在这个月也遭遇了拐点,事实证明,从那一刻起到现在,每一个时点都是好的止盈位置。结果,眼睁睁的看着从+49%跌落到要止损-18%。要学会放手啊,无论感情,还是投资。
九月,中心桂林团建,无人机拍的画面好酷炫,有机会要尝试尝试。视频项目从0到1,紧紧张张,现在看,当时留下了不少坑,如果再来一次,一定要避免,或许能少走一些弯路。项目管理的知识虽然PMP有看过,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经验太欠缺了。因为出差错过了赵老板、褚彬、光政三场婚礼,恩,祝福你们。忙里偷闲,参加Q歌Q魅,没想到竟然进了决赛。或许是失恋和投资失败附体,带着忧郁光环吧。平心而论,比起读研时一周两次排练,现在的气息、节奏早不如前,低音还是一如既往的差。家里人总是略鄙视我的这些看起来浪费时间又庸俗不堪的小爱好,比如唱歌和拍照。但在自己看来,这才或许是遗世而独立的存在证明,还要感谢他们在长夜中转移注意力的帮助。要是有一天,歌不唱了,照不拍了,球不打了,或许也就真的油腻了吧。
十月,忙碌之秋,十一先回老家参加堂妹婚礼,遇到大批白鸭来袭(图8),然后跟着靳大师开始西班牙练车之旅,第一次通宵开车还蛮幸运,难料晚节不保,临离开西班牙时撞了高速路护栏,也是很丧。还好半保上限1000欧,要不然就惨了。西班牙的建筑和风光真的很赞,年度照片里贡献不少(图9-16)。十一也真是一个适合结婚的日子,16年参加了3场,17年参加了2场,不知道18年呢?Q歌Q魅决赛,算起来真是第一次参加唱歌比赛的决赛,还是有点紧张。说来也惭愧,头两首歌都是现学的,《告白气球》的词忘的一干二净,可能是还带着忧郁光环吧,进了TOP5。现在看来,听导师的话真管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第三首歌选了一首自认为熟悉的粤语歌。事实证明,我的粤语很不过关。不过尽吾志者,虽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也算是在广州唱过粤语歌咯~
十一月,双十一买买买,司庆恰在广深,4年来,第一次司庆不大促。周末感谢TPA继续带着拍拍拍,粉红咖啡馆认识了些新朋友。生日一样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相似,但也有不一样。有幸参与拍了滨海大厦(图17、18),第一次上官号,很荣幸啊!站在50楼,左望腾大,右瞰海岸城,真是霸气。渐渐地,开始想清楚一些事情,时间是最诚实的坐标,它比其他一切主观的判断来的严谨、公正、精妙。共同的爱好有时只是亲密的假象,共同的目标才能使一份感情更加牢固长久。不要以为恋爱就应该是从一而终的,否则这个世界的离婚率会比现在更高。
十二月,奋斗近一年的项目迎来全量大考,视频流正式上线,战战兢兢。大家去南沙天后宫祈福(图19),现在看有惊无险。第四年拍圣诞晚会,嘉宾是华晨宇(图20),现场高音真不错。带着刚换了6D2还有尝新的A7MR3,蛮不适应电子目镜,但单反里看到的又不是最终的成像,也是矛盾,仔细思量,18年应该会换Sony吧~临到17年底,中了概率很高的新股,结果还是卖早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新年跨年,世贸天阶,黑暗中倒数,很尬倒也热闹。
2017,8760小时,365天,216条朋友圈,37部电影,60篇日记,8本书。相比去年,朋友圈发的多,日记写的多,但看的电影和书都少了。列的计划依然基本上都没完成,留到了2018。恩,加油!
嗯,感谢父母亲朋给予我的支持(已被直呼单身狗)!
新春快乐!狗年大吉!
2018年2月22日
于服装学院南
/*Vision Ming 2017 TOP 20 全部榜单*/
1.京都八坂神社路口
2.深大勒杜鹃
3.蟠龙山长城
4.北分爱马
5.逃跑计划演唱会
6.这一刻的想法?
7.KKone远眺
8.大批白鸭来袭@澧溪
9.阿尔罕布拉宫日落
10.飞得更高
11.圣家族大教堂
12.星空下的垂钓者
13.夜空中最亮的星
14.La Muralla Roja
15.迎光飞翔
16.眺望非洲
17.滨海大厦50层观海岸城&腾大
18.腾讯滨海大厦
19.南沙天后宫
20.2017圣诞晚会-华晨宇
感谢刷到最后,18年估计要用用公众号了,附上申请了很久但没有发文的公众号二维码~
恩,开卷有益~
深圳味道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吃可真乃人世间一大事。
2179是腾大开到第三极的里程,不知不觉的转岗回北京已6个月,身体已渐渐重新熟悉起北京略干燥的空气,高挂的艳阳和云彩,只是味蕾有时仍然会怀念粤广,带着思绪回到那刚参加工作时的燃情岁月。
看到BBS的一个帖子,大家在讨论深圳和北京的差异,有几点共识:
深圳天蓝,半年夏天,有台风假,春天落叶,春天最冷,没暖气。绿化、空气、同等房租下的房屋条件比北京好。北京没有又多又大又会飞的蟑螂,话剧、展览等文化活动多。其余的:物价差不多。房价也差不多贵了。
虽说现在大城市都一个样子,各类餐馆在北京深圳也都能同时找到,比如潮汕牛火锅,像老道消息那篇《鼓楼最后也是潮汕人的》,大家都是资本的附庸,什么赚钱卖什么。但是深圳和北京在味道上还是有很多不同。
1、海鲜
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来了就是深圳人,各地的人来深圳都会带来各地的饮食文化。这点北京虽然很相似,但是受限于地理位置,一些海产品食材很难做到新鲜和全面。
也正因为如此,刚来深圳的时候会觉得海鲜特别丰盛!还会用海鲜熬粥,香浓,入味。
2、广式茶点
早茶是广东人特有的饮食文化,清代开始盛行。
相传源于同治时期华人买办的一时灵感。有华人买办在招待西洋人用早餐时,出于礼节,不方便独享中国大餐,又吃不惯西方人的牛奶加面包,灵机一触,便用红茶与糕点、点心代替,由于糕点、点心不难买到,快捷方便又适合大众口味,很快便成了时尚,并加入多种食品普及到大众化了。
深圳的早茶虽然不像广州有那么多老字号,但是也有不少,这里借点都德来镇楼。腾大边上的传奇酒家、兰赫美特、圣淘沙的金翠皇宫都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
3、连锁&自助
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在美国都有海底捞,很多连锁也都遍布北京深圳,一大特色就是标准化,味道一样,也正是如此唤醒了很多异乡人尘封的记忆。
比如莫总当年请的两餐:海底捞和黄记煌,都是相当的重口味。
还有已近标准化的自助餐,记得当时在科兴有家《食全食美》自助餐,刚刚来深圳的时候,george在这里为我接风,后面有朋友来深圳,一般都会和他们来这里吃,离公司近,主要聊聊天,只是后来就关掉了…
每年圣诞晚会后,都会请工作人员吃顿好的,虾蟹鸡鸭,再加一盅高汤,老法师们风卷残云,只是每次自己都没有中奖。每到周五晚上,sky都会带着Friends BB去打牙祭,顺德佬,新鲜屋日料烧烤,小龙虾,不亦说乎。在深圳的湖南人也比较多,湘菜都很辣,每次自己都盛碗水在边上,回想起来也是弱弱的。
4、公司食堂
自己不会做饭,在深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面吃或者在食堂吃。要说公司的诸多食堂里,最钟爱的是腾大14楼的特色窗口:鸭腿,土豆肉丝,莲藕花生炖蹄花!还有曾经的万利达2楼烤鱼。在深圳薅的最多的羊毛就是夜宵券。因为刚参加工作,住的也近,天天在公司吃饭,也走的晚,到如今还有89张夜宵券躺在饭卡里。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花完…
腾大13楼装修后,小炒窗口一度成为每天中午的首选,只是13楼的座位很紧俏,稍遇人多就很难找到位置了。
5、家宴
在别人家做客吃的次数虽屈指可数。但回味起来,每一次也都是里程碑啊。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都不再愿意为了一顿饭大动锅勺,如果真有宴请,想必是有什么大事喜事吧。方总新入职,windy乔迁,涛涛秦洁在家做的莜面,路叔叔家过节,每个时间节点上,生活状态貌似都有不同。还有前女友炒的我最爱吃的土豆肉片,煲的治嗓子梨,只可惜当时没有发朋友圈,想想以后怕是也再没机会了吧,不知你怎样变迁…
6、早餐&尘封小店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也是十分重要的。刚上班住鸿海大厦的时候,一度想自己搞出点花样,买了面包机,煮蛋器,牛奶,果酱,香肠。但不到一周便失去了兴趣,把机器悉数卖掉。之后便开始了每天去万利达吃西红柿鸡蛋面加蛋的生活。搬到腾大后,便是14层的大葱肉饼。其实酸菜肉饼更受其他人欢迎,但是有点辣。还是懒啊!
在深圳去过最多的是搬到蓝虹雅苑后的门前小店,1年半间,闲暇午后太多的回忆,猪杂汤饭,酸菜粉加蛋。清淡,实惠,美味。
这个月,家门口十几年的小卖部拆了,违章建筑改造。这家友和营养小吃,在高企的房价和租金下,不知下一次去深圳的时候还在不在。但下一次就算,寻得到尘封小店,也回不到相恋那天。灵气大概早被污染,谁为了生活不变?
如今回到北京的早餐,又回归了读研时的杭州小笼包,还是熟悉的味道,只是从3块涨到了5块。
回头看着走过的路,想想品过的味道,回忆如过沙漏般划过脑海,唏嘘不已。
只是,如果让我再来一遍,估计也还是这样。
“There are no happy endings.
Endings are the saddest part,
So just give me a happy middle
And a very happy start.”
― Shel Silverstein, Every Thing on It
理性的人这么翻译:
没有快乐的结局,
结局是悲伤的一部分。
所以,
请给我一个快乐的过程
和一个非常幸福的开始。
感性的人这么翻译:
我不在乎
你能不能和我走到最后,
虽然我是这么期待的;
我在乎的是
你能不能和我
一起走一段路,
就在现在。
于北京服装学院
2017年7月16日
PS:如果未来赚了大钱,或许可以再在深圳买套房,就在这些小店边上,只是不知道他们还在不在,她还在不在。
Read More王者之路

截止2017年Q2,《王者荣耀》已拥有2亿+注册用户,成为了腾讯史上最成功的游戏。
周中上了王者,感慨良多。
最早最早还是在小学时,在家长单位偷偷用电脑打RTS红色警戒、帝国时代。中学的时候,成为了《魔兽争霸3》的玩家,最开始打打单机的任务,然后是对战1v1、2v2。记得那时还是游戏平台的时代,如浩方。07年上了大学,计算机学院居然第一学年不让带电脑,考完试大家通宵去网吧打魔兽2v2,也是疯狂。
MOB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和RTS即时战略游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RTS(星际、魔兽对战)的操作粒度更细。这类游戏的操作大体上可以分为宏操作和微操作。宏操作指战略上的设计,微操作则旨在更有效率的获得区域性优势。在电子竞技中,想要成为RTS高手,需要非常刻苦的练习,微操的精湛来源于日复一日的枯燥。职业选手的APM(每分钟操作的次数)通常高达200-300甚至更高。想想自己熟练的时候也不过160,绝没有天赋做职业选手的…
大概从大二开始,3C开始在同学间火爆起来了,再没有多少人打对战了。尽管对战时间更短,节奏更快,但是RTS对战对个人的操作要求高,微操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游戏结果,新手门槛高。相比之下,同在魔兽争霸3的引擎下的3C,只操作英雄RPG,学习成本低了很多,更多的同学也加入了近来。大二大三,那些炎热的课间午后,那些不断电的周末,大寝室加对面寝室5V5、3V3,不亦乐乎。印象深刻的还有每局后戴价、欧阳、树林、超军、刘驰间的调侃。
读研后,进实验室做导师的课题,2人寝室,人不够,这类游戏便玩的少了。偶尔打打游戏也就是像将军、文明这类的大型回合制单机策略游戏。说起来,社会的主流舆论对于打游戏一直是个暧昧甚至负面的态度。网瘾少年报道不少,电子竞技潮起潮落也一度低潮。当然也有人通过游戏找到了自我,职业选手如sky,成为了旗帜。
工作后最初的2年打游戏也不多,公司每月的体验福利没用多少,直到王者荣耀。大概是从16年十一前后开始吧,转岗流程中,蘭要复习CPA,卢神、莫总已离深了半年,涛涛结婚,一个变革的时刻。林少、奇军那时每天在客厅抱着手机,不亦乐乎。听说那时王者荣耀的活跃用户已经过了5000万,自己也就入坑了。如冯总美妙的借口:一款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的游戏,大街上随便找个人基本都在玩,肯定有产品上值得学习的地方~
优秀的游戏围绕目标建立规则,通过反馈系统引导玩家自愿全情投入。公平、时间短节奏快、门槛低、强社交属性,这四个王者荣耀的特性帮助他火遍了全中国。
回到体验,游戏有什么意义呢?小时候大人们总说打游戏没用,玩物丧志。但人生说短也短,说漫长也挺漫长的,没几个爱好,真的难以为继。
细想想,或许不是每件事都必须“有用”的,游戏的趣味性也是一种价值。1月份转岗回北京,和蘭异地3个月,还是没有挺过。分手2个月,陷入一种情绪,一度有些绝望。这段时间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外的时间,基本上都在打王者。出差时还因为在休息厅打王者误了飞机…但至少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够短暂的抛下生活中的失望,遗憾,懊恼,已经被烦的够多了。其实这是有用的,虽然物质上没有回报,但是一种廉价而有效的获得快乐和满足感的方式。(也感谢公司的体验福利,每月1000点券,5000钻石,让我看起来是RMB玩家)
873场,大部分都在使用王昭君这一个英雄,因为懒、因为熟练,可能还带着一点喜欢吧。在钻石局其实挺坑队友的,感谢keen、大树、猴子、户主、nevin、主席不嫌弃,每次都让我法师位第一个选,带我上了王者。
最后临上王者的几局,患得患失的心态突然变得很重,连续输了3局。再回头看,和世间所有的事情一样,心态真的很重要。顺风不浪,逆风不投,游走配合,自信发挥技能。王者是个团战游戏,阵容的搭配,团队的配合很重要,每个位置都有自己的任务,高端局只要有一个人坑,玩了自己不熟练的英雄基本上就跪了。另一方面,当你的胜率逐渐升高,遇到的对手也越来越强,就算是职业选手大神也不是每局都能顺风顺水,逆境的抗压能力也很重要。
恩,当你觉得累的时候,大概率在向上攀登。
听 那呼喊
是青春在召唤
开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