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Life"

2014-10C疯陪照片下载地址及说明

公    告

相机里2014-10C封闭培训的照片已悉数上传,修片处理后共2.61GB。

下载地址:百度云盘

密码已在群上周知,如急需请联系QQ:164286027

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2014.7.7-行业知识;

2014.7.8-企业文化;

2014.7.9-Office培训;

2014.7.9-篮球赛;

2014.7.11-趣味运动会;

2014.7.11-体验式培训;

2014.7.13-新人试验站;

2014.7.15-毕业典礼。

/*私房照将发给个人。*/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抱歉跳票至今,望海涵。

以上。

Read More

入职杂记

来深圳一月有余,想写点什么,却又总提笔忘字。

毕业,工作。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变化很大。
慌慌张张,匆匆忙忙,一天就过去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蜕变成歌里写的不卑不亢、不匆不忙。
学了这么多年的计算机,到毕业才开了一点撬,又即刻与之分离。
告别代码的日子,真心不轻松。
万事都一笑而过,又有什么意思呢?
倒是学的看的聊的这么些东西,赶紧连成线吧!

早入职,换来晚转正,生咽下。
与90后同事一同入职,深感容颜未老,心已沧桑。
节操太满,跟不上趟。
曾经总听人说职场的种种,如期而至。
只能,慢慢适应。

二老越来越催的事。 
陌生的城市,谁也不清楚谁的遭遇。
相亲活动,像以货易货。
原以为有缘的,多情总被无情恼。
很多故事怕是没有机会再讲,后会无期。
要问怎么办,也没办法。
看天吧。

听说了很多无常,叹息、感怀,又有点慌张。
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
大伙儿都已成了卖艺的小青年。
哼着小歌,挣点生活费,偶尔能有零花钱。
没有时间,谈情看书。
没有时间,享受孤独。

唉,
C’est La Vie!
努力学习,用心感受,慢慢适应。

 

2014年8月30日
于鸿海

Read More

乘着歌声的翅膀

乘着歌声的翅膀

时光荏苒,随着毕业论文的主要工作完成,马上就要毕业了,在合唱团的日子也接近了尾声。

依稀记得三年前的9月,金秋飒爽,和小伙伴们一同赴玉泉去聆听博合的迎新音乐会。从那时起,便喜欢上了博合这个社团,一群在星空下高塔旁唱歌的人。三年来,周三、周六,风雨无阻,与大家一起分享着音乐带来的欢乐与哀愁,幸福与悲伤。三年来,从合唱团年龄最小的一批成员,慢慢变成师兄了。一批批团员毕业,走向祖国的大江南北,一批批新生入团,曲目更换,改编了一首又一首,唯一不变的是林老师谆谆的教导,慈祥的笑脸、马院长潇洒的演讲,随性的主持、陈老师严格的日程安排,美丽的微笑,还有大家一同对音乐的热爱。

岁月如歌,在歌声中,我们倾听,倾听着一个个或快乐或悲伤故事;在歌声中,我们协作,融入到彼此的和声中;在歌声中,我们分享,分享着彼此的感受,成长的经历。博合是个大家庭,大家出于对音乐的热爱走到了一起,一同享受着这与自然共通的语言带来的快乐。

依稀记得第一次演出前的紧张,小罗、凯哥、阳阳等老团员耐心地帮着新团员们纠正演唱中音准、节奏、强弱、气息的问题。在合唱团,我们学着如何演绎一首歌。真正演绎好一首歌,要做到以声带情,声情并茂,这样才能用歌声感染听众。歌由心生,也帮助我们更好的感受着身边的世界。三年来,从最初对声乐和乐理的懵懂无知,到现在拿到乐谱之后能够基本看出谱上蕴含的思想和感情,自己的提高真的非常大。不过,说来也惭愧,在合唱团,相比于其他人,我算是后进生吧,到现在还是没有掌握美声的方法,唱什么都还是KTV的味道,这也是毕业前最大的遗憾吧…

毕业答辩的三天前,随团参加了十周年巡演在我母校四川大学的演出。时隔三年,再次重返母校的舞台,感慨良多。过往的片刻,成长的瞬间,一幕幕的在脑海中飘过。多么幸运啊,有此机会,让我能追忆青春,追忆我业已逝去的学生时代。我仿佛又看到了自己本科时在舞台上青涩的样子,看到了学生活动中心中的热烈激昂,想起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答辩后,朝花夕拾。这三年在研究所的课业压力其实是蛮大的,也可能是习惯的原因,在实验室经常是996。研二因为咽炎生病,休团了半年,有时累的时候,也想过放弃。但是每每想到男高伙伴们的张张笑脸,与大家一起唱歌的快乐都令我不禁立即飞回到大家身边,一同歌唱。团里的成员们来自于科苑内不同的研究所,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背景碰撞出了更多灵感的火花。随博合的每次出行,也都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中国之大,了解到了祖国各地的变革与发展。在这个互联网革命的时代,这些经历更是提醒着马上毕业的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计算机、互联网不是一切,还有更大的未知世界等待着我去发现。

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多功能厅每次排练的歌声与微笑,不会忘记希哥指下的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渔阳鼙鼓动地来,居安思危,还有玥玥姐指间月亮代表我的心,王研在键盘上敲击而成的思念;不会忘记那巍峨的大青藏,雄伟的昆仑山,还有草原上的那达慕,热爱家乡的蒙古人,飞翔的鸿雁,天山下牧民把歌唱,大漠之夜中的苦苦寻觅和坚持,青海湖旁等你到天明的落寞与孤寂;伤感再回首,不会忘记那没有岁月可回头的牵手,还有那永远用于和声教学的菊花台,以及那些带来深深震撼的异国歌曲:迁徙的茨冈,悲怆的瓦盆碎了和伏尔加,命运多舛的日文歌们,所有合唱团都唱的哈利路亚。走遍了南北东西,故乡是北京,真心盼着下次能再次聆听新春到啊!

也许值得纪念的事情不多,至少这段回忆够深刻。脑海中一个花开的路口,给我最珍惜的朋友。

谨以此文纪念在博士合唱团的日日夜夜。
预祝博合十周年巡演圆满成功,走向二十年的辉煌!

2014年5月29日晨

Read More

致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硕士论文的主要工作已经结束,在计算所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也接近尾声。回想起儿时军事科学家的那个梦想,才发觉自己已在中科院计算所这一科学殿堂学习了三年。

在此回顾过去。我要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詹剑锋研究员三年来在学业上和生活中对我的指导与关怀、鼓励与支持,使我一步一步成长。从大四上学期来高性能中心做毕业设计时的茫然懵懂到现在即将完成硕士论文的成熟蜕变,詹老师的指导与鼓励是我莫大的动力。詹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卓越的创新能力、忘我的科研热情、宽容大度的胸怀使我终身难忘,受益匪浅。詹老师不仅在学术上对我悉心指导,这三年,老师也经常与我们讨论为人、治学的话题,教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态度,这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谨向詹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和最崇高的敬意。

感谢王磊老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王老师经常帮我解决技术上遇到的各种难题,耐心地给我讲解技术原理,排除故障。教会了我许多科研的方法。在此非常感谢王老师!

感谢罗纯杰师兄,本文的大部分奠基工作均来源于罗师兄。罗师兄对问题独特、深刻的理解,为本文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论文修改过程中,罗师兄也在文章的立意、结构、内容以及行文等方面提出了大量富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使得文章更加清晰易读。

感谢杨强师兄,与他的交流讨论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思路更加清晰。感谢贾禛师兄,高婉玲师妹,感谢软件组的韩锐老师、史英杰老师、朱妤晴老师、陈兴振、朱玮和吴寒俊,感谢他们在大数据基准测试研究中所做的工作。特别要感谢左啸冰给实验室带来的欢乐。

感谢陆钢、解壁伟、郑晨师兄、付晓毓师姐,他们在科研的道路上为我做出了榜样。感谢戴绍鹏、唐昊宁、王标师弟、郭远晴、周撷璇师妹,是你们让组里变得更加朝气蓬勃,看到你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我。感谢黄雅斌、袁琳、刘雪娅、席华锋、宫士敏、任睿、张峰、周俊平、邵军超、李晓娜、王伟华等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感谢他们在我刚进实验室的时候,让我感受到了实验室温馨的氛围,快速地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感谢我的同学们,因为有他们一起并肩作战,才使得我在科研道路上不再孤独。感谢赵越、李慧、谭崇康三位同学在硕士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精神上的鼓励,他们乐观坚韧的品格给予了我许多正能量,让我在偶尔的迷茫中找到力量。与他们的交流、学习、合作是我一生中宝贵的财富。还要感谢我的室友徐英钟、刘越,感谢他们在生活上的帮助与学业上的督促,和你们在一个宿舍,是我的荣幸!感谢郗家贞、董道祥、黄展坤、韩硕等705班同学,尹珺、范琪琳、米启蒙等本科伙伴及博士合唱团的师兄师姐们陪伴我一起度过丰富多彩的研究生时光,和你们一起迷茫、畅谈、努力的时光将成为我最宝贵的回忆。

感谢张立新研究员,他为实验室的发展呕心沥血,为大家创造了良好的科研条件。能成为这里的一员,我深感荣幸。感谢实验室李楠、孙文凯、胡文亚老师在学习期间热心的帮助。感谢计算所研究生部周世佳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的关怀与帮助。感谢徐安莹、李慧及计算所职业发展协会成员们在学生工作上的支持和认可。

对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论文和参加答辩会的老师们表示最真挚的感谢,感谢你们对本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对于本文中所引用资料的众多作者们,在此也表示感谢。

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你们给予我生命和对我的无私养育。你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是我的坚强后盾,你们的欣慰是我的成长动力,鼓舞着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每一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你们的体贴和关怀,我爱你们,谢谢!

再次深深地感谢和真诚地祝福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们!这三年时光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将永远伴随着我。把这本硕士论文作为最好的礼物献给你们。

在以后的日子,我会更加倍地努力工作和学习,想着理想勇敢前进!

2014年5月

Read More

再见1333

周中接到消息,要搬回10楼,没想到周末就搬完。就这样,带着拔牙后的疼痛和重感冒的消沉,敲下了此文。唉,真正的别离总是到来的悄无声息吧!——题记

搬来1333是在两年前的3月6日,时间过的很快,一晃就过去了。两年间,大家变化很大。罗总、强叔,毕业留所,风华正茂。坐在旁边的邵总去年毕业,现在在京东向着高管之位步步进发。陈总、左掌门上来过,又下去。寒俊和朱玮倒是和13楼有缘,免去了折腾。李慧年前去了怀柔,赵越今年要与我一同毕业。还有诸多实习生,来来往往,走走停停。估计远晴师妹研一结束,都要去环保园了吧?

算起来,在1333度过了研究生的大半时光。早先大四在10楼做毕业设计,刚刚从封闭的江安出来,懵懵懂懂,时间也不长。而研一下回所之后,马上就搬到了1333,到昨天提交论文送审,刚刚好800天整。800个日日夜夜啊,青春的尾巴在这里滑过。

刚开始上13层的时候,觉得这里什么都不好,电梯无法直达,每次都要绕很大个圈子上来;没有隔间,冬天冷,夏天热,空调也时常坏掉;要命的是网络也经常断掉或者被挤掉IP。但习惯之后,其实也没有那么不堪。

1333是个封闭的小空间,办公室的故事,温情很多;1333是个大家庭,苦痛欢笑都一起分享。最难忘的是最后的2V2,陈总还在的时候,偷偷打魔兽被詹老师撞见的囧态;还有和朱玮、赵越、强叔一起搞怪哼歌时的欢乐;还有一群人一起斗嘴,被慧姐批评太聒噪,太喧闹时的嘻哈;还有一起分享书籍的快乐,赵越、朱玮那里总有一些逼格高的怪书,如金瓶梅、青年江泽民、论美学之类。更少不了讨论问题的投入,与邵总交流文本处理的问题,向罗总、强叔请教技术方法,一起吐槽新作的实验室LOGO,等等等等。夜深人静的时候,这里是看风景的好地方,远处的璀璨星光,映衬着都市的华彩与科研高塔的寂静。不客气的说,平均下来,我应该是1333最晚走的人吧,因为晚上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唱歌~唉,真是岁月如歌啊!

这两年,我也从实验室最小的师弟长成了师兄,马上毕业要步入社会了。
我会永远记住在午休垫上做的每一个梦,努力努力,让他们一个个的绽放。
再见了,1333。或许我不会再回来,但我一定不会忘记与你同行的点点滴滴。
1333,再见!

2014年5月16日
傍晚于1333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