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时间

昨天翻完了刘未鹏的《暗时间》,之前师兄向我推荐过的书。书中描述了作者成长的感悟,以及对于时间管理的心得。作者颇有名气,但其成长之路却也并非一帆风顺。经过了一次转系,两次考研才完成了数学专业向计算机专业的转变。真是每段经历都不会辜负人呐!想想自己在计算机专业的道路上一路按部就班,但从未有作者这样深刻的感悟和体会,可能时间都用去其他方式思考人生了吧…

谨此记下警句,不断,勉励自己。

第一部分——暗时间

0.克服困难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培养
其实人天生就对新事物怀有好奇心,难以找出谁没有对任何事物或领域产生过兴趣,然而不同的是,有些人的兴趣只能持续几天,当遇到第一个困难,第一道坎的时候,他们就熄灭了,然而另一些人的兴趣火花会变成火苗,火苗会变成火种,一直稳定地燃烧很多年。区别他们的并不是兴趣的有无,而是他们性格里有没有维持兴趣的火种一直燃烧下去的燃料。

生活就像一条漫长的跑道,在你遇到障碍的时候,如果你总是屈从于大脑的低级模块,选择绕过,那么你最终将越来越发现只能绕过障碍,而无力半开。如果你大多数时候选择搬开障碍,虽然从表面上看,跟那些绕过障碍的人相比,你的速度慢了很多,但随着你越来越熟练地解决障碍,最终你的速度将远远超过总是“抄近道”的。 生活或工作中,很大程度上你遇到的每个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既然你遇到了某问题,那么很大可能性是你以后还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直接问到问题的答案同时意味着你永远要靠别人的大脑来获得答案。 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困难。

核心竞争力:稀缺的、市场需求而且附加值高的、可持续发展的。
(a)专业技能(IT 经济)(b)跨领域技能(技术 人文)(c)学习能力(d)性格要素(好奇心 自省 持之以恒)

1.学习后要进行笔记、反思、总结、讨论,否则你永远只是在他人的思考中洋洋得意着。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他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
将问题放入大脑的潜意识思考;习惯于专注所带来的成就感;
设计自己的目标进度条,不要过早地退出尝试的循环。原始的大脑常常使我们高估失败带来的损失和困难产生的心理障碍。

2.如何学以致用
(1)养成习惯,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
学习时,因为作者习惯的文法和自己习惯的文法不尽相同,所以
应当用自己的话将学到的知识重复一遍,加强记忆与大脑熟悉数据的强联系。
将知识抽象,使得这种强联系的范围更广,试用性更广。
(2)创作复习的机会,复习的效用是学习新知识效用的千百倍:能重新记忆、看到知识的其它面向。
将知识说给别人听
整理笔记
将知识点按照主题串联并书写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
(3)虚拟经历,设身处地别人经历过的事情
(4)再次抽象和推广
(5)联系/比较自身的经历
*如果你想真正得到一些知识,最好过滤一下你的信息,否则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

3.时间和效率
(1)乘着对一件事有热情,一股脑把往事开头难的那个阶段跨过。太容易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分心,要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是非常难的,而正因为困难,少有人做到,那些做到的都变成了牛。
(2)重要事情优先,大块时间完成。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自己来找你就可以了,即中断式被动关注。
(3)对未来的学习进行提前积累,计划订长一点,自然就可以多获得准备的时间。
(4)重视学习新知识时的三个问题(1)它的本质(2)第一原则(3)知识结构;
(5)注意总结!
(6)有选择的读

4.习惯的养成:习惯能加强习惯自身的惯性
(1)承认改变的难度
(2)兴趣驱动外,要进行系统规划
(3)欺骗大脑中的低级模块和反射模块

5.看一个人,要看他的朋友和兴趣,他的阅读和他见的人

 
第二部分——思维改变生活

1.人类心理弱点产生原因
人类大脑的进化是由于20万年的原始社会中DNA不断淘汰和改进而产生的,到近几百年的工业社会和近数十年的信息社会的社会中,人类大脑还未来得及适应。
滞后的大脑模块具体表现为:嫉妒心、虚荣、寂寞、无法正确估值未来的困难、食欲和性欲过强、高估自己的控制能力、逻辑思维系统不严密、天真的条件反射、决策判断过于依赖情绪系统、缺失充分条件时大脑喜欢“自圆其说”、大脑的高级认知模块常屈从于反射模块、过于害怕社交失败、因为远古DNA产生的恐惧错位、自利归因。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生活在信息社会的远古人。
人类大量存在于地球的结果说明人类的DNA多是为了生存和繁衍,而非个人幸福。
为满足20万年来大脑落后的生存(繁衍)需求(然而这些需求实际上过于落后,并不适宜于现代社会生存繁衍法则),人类常常牺牲自己的幸福。换句话说:我们去屈从于原始大脑舍弃幸福而做无用功。
因此每个人都得学习“幸福课程”。

2.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并不代表你的过程就是错了。同样,结果正确也并不代表方法就一定正确。客观的做法,看重过程,但不是看重单次的结果——因为再好的过程也可能会偶尔失利,但从长远来统计,好的过程,“总体”上必然导致更好的结果。

3.先验,对先天可能之对象的普遍认识方式。认知后隐藏的逻辑。
情绪系统:我们平常的决策与判断强烈地依赖于情绪系统的输出,如果一个事情“感觉上没错”,那么我们无论有多好的理由也很难说服自己不去做它。如果一个事情“感觉上不对”,则无论有多好的理由也很难说服自己去做它。

4.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能否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往往这类人能够迅速走到别人的前面,在别人跌倒的地方跳过去。而不是将别人趟过的泥塘再趟一遍。

5.学习critical thinking,如果现实世界背后的模型本来就是有偏的,假装不引入偏见本身就是偏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种现象:偏见,立场,选择性关注。
这只是一种可能,未必是唯一的可能。想不出其他解释不代表就不存在其他解释。

6.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和别人作斗争,而是与自己作斗争。说要休息一下才玩游戏,其实真正原因是受到游戏中那些在现实中找不到的成就感的驱使。

7.“我不能”变成了“我不想”属于自利归因,以自我为中心,强化自我或保护自我的归因现象,即给出有利于自己的原因。

8.“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个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多半是你还未完全理解。多写博客,思考的结果,而不是碎碎念。
9.长期的价值博客是你的“个人品牌”。

 

第三部分——跟波西亚学解题

1.解决问题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2.手中有锤,心中无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把简单的事情麻烦化。
3.鱼是最后一个看到水的。框架内化于知识中,有好有坏。好处在于快速使用知识,坏处是思维定势。 知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们提供给我们解决问题无以伦比的捷径优势,“砖头是砌墙的”,于是我们遇到砌墙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迅速利用砖头。然而另一方面,知识却也是思维的桎梏。思维定势就是指下意识遵循既有知识框架思考的过程。
4.时刻不忘未知量;用特例启发思考;反过来推导;试错;调整题目的条件;将问题泛化

参考:豆瓣书评

 

2 Comments

  1. 刘未鹏大牛还出书了啊~ 有时间也要拜读一下!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